在全球新能源化、城市智慧化的大背景下,碳達峰、碳中和以及推動新能源發展將成為未來重點工作任務,隨著地方層面的政策落實,新能源環衛車在“十四五”期間發展可期。
國家地方政策頻出,新能源環衛車勢頭良好
在2020 年的聯合國代表大會上,強調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20年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提出:從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
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打響環衛公共領域新能源化的發令槍。據不完全統計,15 個省市級單位已經出臺了對新增的和更新的環衛車中新能源環衛車占比的要求,部分發達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市,更是要求在2022 年前后,實現行業新增車輛全面電動化。
在政策發力推動下,“十四五”期間放量可期
徐州環衛車廠家了解到根據上險數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我國環衛車總銷量8.9萬輛,同比增速僅有2%,而新能源環衛車在政策刺激下實現快速增長,前三季銷量2701臺,同比增長47%,占到環衛車總銷量的3%。據機構預計,2025年新能源環衛裝備需求量5.2萬臺,對應市場空間312億元,占新增環衛車比重超30%,“十四五”年均CAGR有望達68%。
目前,全國多個省市陸續公布了各自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與“十三五”時期相比,各地對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指引和設計更加精準和細化,重點提及碳排放行動方案,碳達峰、碳中和以及推動新能源發展將成為未來重點工作任務,環衛新能源裝備行業有望快速釋放,訂單充足、市占率較高的環衛裝備龍頭有望優先受益。